气象新闻
 本局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气象新闻


赤潮影响福建海域 部门联动积极应对
加入时间:2012/6/15                浏览次数:107次

赤潮影响福建海域 部门联动积极应对

今年4月中旬以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长时间降雨,大量陆源污染物冲刷入海,加上气候异常、海面降水多、水温变化大等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赤潮多发态势。受此影响,福建省平潭、泉州、连江等局部海域发生赤潮,造成渔业生产损失严重。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海洋与渔业部门和气象部门的切实加强监视监测和预警预报工作,受赤潮影响区域政府迅速采取一系列措施,切实加强防范工作,有效地减轻赤潮灾害造成的损失。
  “水温、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因素与赤潮的发生、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连江县海洋渔业局郑永和高工说,“这次赤潮的发生,跟前期阴雨天气多,水温维持在20-23度的时间长有很大的关系”
  据了解,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素,20—30℃ 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而在赤潮发生前大量的降水则是赤潮形成的有利条件之一,它会导致入海的淡水量增加,使得海水淡化、盐度下降,淡水所携带的大量路源污染物及有机物也同时入海,使近岸海水的富营养化程度加剧。
  此外,海域风向、风速大小对赤潮发生也有重大关系,“赤潮发生期间黄岐半岛持续东北风,把赤潮一直吹向内海养殖区内,给当地水产养殖造成影响,而这几天开始刮南风,则把赤潮向外海推去,养殖区外围的水质优良明显的好转。”郑永和高工说。
  这次福建海域的赤潮出现后,各级气象部门立即对气象预测、预报工作进行了部署,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将沿海海域的气温、降水、风向、风速等气象要素信息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海洋与渔业部门上报,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各级海洋与渔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值守,及时监视、监测、预报赤潮的发展动态,及时发布赤潮灾害信息,并派出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工作组,指导当地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赤潮防范,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赤潮影响海域,沿海各级政府及时组织养殖企业及渔民,采取迁移疏散养殖网箱或下沉网箱、提早收获可上市水产品、养殖用水避开赤潮影响区域水源等安全防范措施,努力降低赤潮灾害造成的损失。一旦发生赤潮灾害,就组织渔民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生产,减少损失,切实保障渔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安定稳定。


上一篇:气象服务农业生产      浏览次数:90次
下一篇:大田县2012年8月农业气象月报      浏览次数:90次
 
版权所有:大田气象网 未经授权 严禁转载
必威体育网 网站地图 必威体育官方网站 betway主页必威下载网址必威体育网
当前访问IP:1IP    当天访问数:219IP    总访问IP数:406814IP